在云南怒江,一位來自廣州的驢友正在深山中徒步。突然,在一棵光禿禿的樹干上,閃現出一抹夢幻的藍色:它的頭部泛著淺藍的光,顯得極為別致,尾部修長。剛才好似在覓食,聽到人聲就溜到了樹上。
憑著多年在野外的經驗,這位驢友斷定這是一種樹蜥。樹蜥多為褐色、淡黃色以及接近鱷魚體膚的顏色,但是,藍色的樹蜥實在太稀奇了,她從來沒有見過。后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動物專家鑒定,這是一種極其稀少的白唇樹蜥。
白唇樹蜥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在中國境內,原生種群僅分布在云南和廣西。
云南省滇西南的中緬邊境地區曾多次出現過,數量極少;廣西則更少了,主要棲息在崇左、百色中越邊境的林緣中。
01
中國最漂亮的蜥蜴,藍色的三角腦袋,拖著一根平衡棒似的長尾
白唇樹蜥屬于鬣蜥科飛蜥亞科日行性的爬行動物,最引入注目的是它那泛著藍光的藍色腦袋,看上去與青蛙十分相似,像一個扁平的三角錐,兩側一雙鼓起的大眼睛,把藍色腦袋壓得有點變形。
白唇樹蜥被稱為「中國最漂亮的蜥蜴」。修長的身子,尾長約為頭體長的2-3倍。雄蜥頭體長9-14厘米,尾長20-25厘米;雌蜥頭體長7-11厘米,尾長15-20厘米。
白唇樹蜥還學鱷魚,全身布滿了細小的鱗片,像覆瓦狀排列。它背部的鱗片,片尖朝后,背正中有一列尖尖的齒狀鬣鱗,約有35-52節,朝后上方刺去,特別的威武!
藍色體色是白唇樹蜥性成熟的一個標志。每到繁殖季,成年雌蜥和雄蜥的體色都會不同程度地發藍,最為明顯的在頭部和喉部;更奇怪的是,雄蜥的頭部會比雌蜥更藍更妖艷。
白唇樹蜥的唇部,被一條從吻端一直延伸到耳后的白色斑紋包裹著,眼睛四周有許多放射狀的黑紋。
身體背面為灰棕色,腹部則呈黃白色,有深色斑點,兩側各有一根乳黃色棕帶紋,尾巴還有淡淡的環紋。
這貨經常拖著一條漂亮的長尾,在灌木間瀟灑地翻轉騰挪,追捕獵物或規避掠食者。靠的就是這根平衡棒似的長尾,這對白唇樹蜥活動時保持平衡非常重要。
白唇樹蜥一般是不會自切尾巴的,因為斷尾會降低其野外生存能力,甚至有生命危險。
02
大熱天卻在外面懶洋洋曬太陽,夜里則緊抱著樹干睡覺
在國內樹蜥屬的6種動物中,白唇樹蜥的體型應該是最大的。這貨一般在晝間活動,尤其喜歡在太陽落山或者天剛剛亮的時候。
天熱的時候喜歡趴在光溜溜的樹干上,懶洋洋地進行日光浴;有時也會活躍于林下地面上,追逐著各種小昆蟲。
夜里則緊抱著樹干睡覺,一有風吹草動,立馬跑的無影無蹤。
白唇樹蜥天生就膽子大還很好奇。一般說來,如果它待在樹上保持不動,幾乎沒人能找到它,好在這些家伙好動,大多數時候都是它自己暴露了自己。
白唇樹蜥采取躲避策略就是敵進我躲,一旦被驚擾后,就會逃進灌叢間或攀緣在高大的樹上躲藏著慢慢往上爬。
如果你待著不動,白唇樹蜥也就不動,有時候還會偷瞄你一下。
根據環境、溫度等因素的變化,藍色素豐富的白唇樹蜥也具有變色的能力,盡管它胞內微觀精細結構雖不如變色龍那麼精巧復雜。
當白唇樹蜥處于興奮狀態時,它們的體色會隨著興奮狀態逐漸加深;如果是受到驚嚇,就會秒慫,變成可以隱蔽自身的土棕色。
當夜間睡覺時,它的體色也會以暗淡的褐色為主。
嚴格來說,這個變色能力和變色龍類能因情緒變化主動改變體色不同,它主要還是依靠吸取到高熱量才能發生,屬于被動變色行為。
03
愛吃草蜢,有時會吃掉自己的幼崽,舔葉子上的水解渴
白唇樹蜥對吃沒什麼講究,主要以鱗翅目等節肢類昆蟲為主食,如蟋蟀、甲蟲與蜘蛛,只要是它捕得到的昆蟲,就一口吞下。也有一部分白唇樹蜥,它們的食物就以植物為主。
當然,它也有嗜好的,特愛吃草蜢,很多時候,它都在地上找它們,但是由于草蜢的腿部發達可以跳比身體長數十倍的距離,白唇樹蜥很難得手。
別看白唇樹蜥笨笨的,但其嘴巴的咬合力還是很厲害的,它們有個時候還會去捕食小鳥。
一旦看到樹上的鳥窩,它就偷偷爬到旁邊,用尾巴拍打鳥巢,把大鳥嚇走,然后找到雛鳥或者鳥蛋,美滋滋地吃一頓。
這貨還會捕食同伴,偶爾也會吃一些小型蜥蜴,比如壁虎,讓科學家想不到的是,它甚至會吃掉自己的幼崽,科學家至今還沒有研究出來它是在什麼情況下會吞食自己孩子的。
渴了,白唇樹蜥最不喜歡去小溪邊喝水,它一般愛舔葉子上的水滴解渴,所以一大清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舔葉子上露水。
04
雄蜥通過變色來求偶,有的雌蜥不需要雄蜥,也能懷孕生崽
一到了春末夏初,白唇樹蜥就開始交配繁殖。雄蜥沒啥機會展示本領,只好把變色的本事用在求偶上了。
忙著找對象的雄蜥,都換上了一年中最靚麗的衣裝——婚裝,在雌蜥面前臭「顯擺」,來吸引著雌蜥的眼球。
雄蜥在激素的驅使下變得尤為亢奮,鼓起的喉囊顏色開始變深,快速蔓延到頭部、胸部,原本藍色的頭部和上身逐漸變成了橙黃色,然后又變成橘紅色,面頰兩側出現一對黑色斑塊。整個轉變的過程大約在1分鐘左右。
如果見雌蜥往這邊看,雄蜥就開始行動,往雌蜥的方向飛奔過去,然后,兩蜥快速糾纏在一起。科學家研究發現,有的雄蜥精子可在雌蜥體內保持活力數年。
十分有趣的是,科學家還在中南半島上某些區域發現只有雌性個體的白唇樹蜥,它們是行孤雌繁殖的種類,這類白唇樹蜥的染色體往往是異倍體。也就是說,雌蜥不需要雄蜥,也能懷孕生崽。
有的正常行[兩.性]繁殖的白唇樹蜥,在一定環境條件下也改行孤雌繁殖。
這種孤雌繁殖在動物界十分少見,不過也有利于全體成員都參與繁殖后代,迅速擴大種群,占據生存領域。
結語
白唇樹蜥因其引人注目的顏值,目前備受寵物市場的青睞。但是,白唇樹蜥在寵物商販的非法采集等影響下,野外種群已經逐年下降。
盡管白唇樹蜥被列入「三有動物」保護名錄,但目前尚無相關的保護措施。旅鴿的前車之鑒永遠在警示我們:不要等到一切都失去了,那時才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