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保護區百余只鹿慘死,專家花一月才找到兇手,卻拿它沒辦法?

sunai 2023/04/13

14年前的冬天,河北灤河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里, 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就接連發生了100多起「命案」,幾乎所有「受害者」被吃得只剩一點皮毛和骨頭。

保護區工作人員不得不求助動物專家,花了差不多一個月才找到神出鬼沒的「兇手」, 在看見它的真面目時,專家卻說沒辦法對付它。

這些「受害者」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梅花鹿,究竟是什麼「兇手」敢如此猖狂,難道不怕牢底坐穿嗎?專家為何會說沒辦法對付它呢?

百余頭梅花鹿失蹤,它們去往何方?

2009年1月開始,灤河上游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就發現,原本好好的梅花鹿群,突然數量減少了一些。

大部分是這樣的半大梅花鹿失蹤

起初,人們以為是梅花鹿貪玩,或者是族群分化遷徙,但仔細一想, 這時保護區到處天寒地凍,正是食物匱乏的階段,梅花鹿那麼機靈,根本不會在這時離開食物充足的保護區。

工作人員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們開始組織人員滿山遍野的尋找那些梅花鹿的身影。圍場周圍都拉起了鐵絲攔網,梅花鹿根本跑不出去,但工作人員找了很久都沒有發現梅花鹿的蹤跡,他們不死心,稍作調整之后便開展了新一輪的搜找。

在堅持不懈的尋找之后,工作人員終于在一處山坡上找到了一些失蹤的梅花鹿, 可惜的是,都只剩下了一點殘骸。

這些殘缺的骨架上,除了一點皮毛以外都被啃食的干干凈凈,這就讓工作人員很費解。起初他們認為是有獵人捕殺圍場中的梅花鹿,但于邏輯上根本講不通, 如果是獵人捕殺,那他們為何不直接將梅花鹿帶走,反而要將梅花鹿的骨頭剔得干干凈凈?

為了證實他們心中的疑惑,工作人員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圍場外的鐵絲攔網,發現鐵絲攔網并沒有遭到破壞,因此獵人捕殺梅花鹿這一假設被完全否定了。

但隨之而來的,是工作人員心中更大的疑云。不是獵人捕殺,難道是猛獸吞食?要知道, 梅花鹿作為一種體型較小的食草動物,本來就是很多大型野獸食物的首選項,這也與梅花鹿遺骸的特征相符合。

于是,整個保護區的飼養員和動物專家都開始了新一輪的實地調查研究然而勘察之后他們確認, 林場周圍并不存在老虎獅子等大型食肉動物的腳印或者生活痕跡。到這里,工作人員的一切線索都斷了,他們毫無頭緒,梅花鹿之死這一案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既然山上實在找不到線索,保護區的人就下山去附近的村莊走訪,意外聽說了一個小學里前兩天莫名其妙掉下來一只大鳥。這只鳥非常兇猛,副校長用了好幾層衣服想要把它抓住,以免傷到湊熱鬧的孩子,也好等保護區的人來, 沒想到手臂上竟然一下就被抓傷見血了。

這只大鳥體長能有1米左右,尖爪子彎鉤喙,頭頸毛發稀少,等保護區的人來學校一看,發現這只大鳥竟然是禿鷲!

一時間工作人員們都生出了同一個念頭, 這所小學離保護區的直線距離只有5公里左右,難道是禿鷲吃掉了梅花鹿?

禿鷲只吃腐肉,難道真會捕殺梅花鹿?

禿鷲,在當地也叫「座山雕」,是腐食性的動物,一般情況下以大型動物的尸體為食。它們是高原上體格最大的猛禽,臂展約有2米,因為習慣食腐,它們的嘴巴異常鋒利靈活,可以輕而易舉地撕開動物的肉皮,啃食動物的內臟。

「座山雕」,就很像

通常來說,禿鷲是不會主動攻擊活物的。 直到一工作人員親眼看到禿鷲從天空俯沖而下,將梅花鹿捕殺,并且大口吞食,梅花鹿慘死的案件才終于得到告破。禿鷲啃食梅花鹿的速度非常之快,當工作人員趕到時,梅花鹿已經被啃食的非常干凈了。

梅花鹿如此好吃?竟讓食腐肉的禿鷲對它垂涎欲滴

至此,蒙照在工作人員心中將近一個月的疑團終于解開了, 捕殺梅花鹿的兇手就是禿鷲。

可令工作人員十分不解的是,「死神」禿鷲為何將魔爪伸向梅花鹿?

原來,禿鷲平時總會盯著被其它獵食者咬死的動物,等它們吃完了就去打掃殘羹剩飯,但要是一直沒等到其它獵食者出手,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座山雕」們也會自己豐衣足食。

當尸體的量太少不足以滿足禿鷲的食量時,禿鷲就會伺機捕殺中小型獸類、兩棲類、爬行類和鳥類,有時也襲擊家禽。

禿鷲的飛行能力比較弱,它在空中以一種非常省力的方式飛行---滑翔。這種方式飛行的很慢,不利于它們追趕獵物, 所以它們一般選擇梅花鹿這種體型較小的動物作為自己的食物。

它們在正式抓捕獵物之前非常謹慎,會在天空中仔細觀察對方的動靜,一旦發現時機成熟,它們便會悄無聲息地飛到獵物身邊,如果對方毫無反應,禿鷲就會立馬張開嘴巴,伸長脖子,將對方啄傷致死,這時他們會再次查看尸體,如果尸體沒有動靜,它們才能安心的撲到動物尸體上狼吞虎咽起來。

抓到兇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又讓工作人員十分頭疼

禿鷲的出現不僅對梅花鹿種群的生存出現了威脅,更重要的是圍場中還有更加珍貴的麋鹿。 麋鹿現在已經是野外滅絕的瀕危動物,還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如果麋鹿遭到禿鷲的殺害,損失將更加慘重。

這是麋鹿

所以,絕對不能無動于衷,必須要采取措施進行干預。 但這「兇手」禿鷲同樣也是「牢底坐穿獸」,和梅花鹿同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所以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捕殺的。

幾經周折,經過各方專家的討論,圍場飼養員提出或許可以用鞭炮驅逐禿鷲。當禿鷲再次來臨準備捕殺梅花鹿時,就用鞭炮燃放的劇烈響聲來嚇走禿鷲。

但發現兇手的時候,已經到了開春的時候,當時的圍場正處于草生長旺盛的階段, 一旦鞭炮燃放管理不當,會引發更嚴重的山火,這對于生態環境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接著,飼養員又提出用獵槍嚇唬禿鷲的方法,只是這個方法也被否定了。 一旦獵槍走火,不小心射中了禿鷲,那就會對國家保護動物造成了傷害。工作人員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工作人員還發現, 禿鷲捕食梅花鹿采取的是團隊協作的方法,有的禿鷲抓梅花鹿的前部,有的禿鷲啄傷梅花鹿的眼睛,梅花鹿倒下后,它們一哄而上,分食梅花鹿的尸體。要是想靠人工抓捕這一群翼展兩米多的猛禽,多半人也要受傷,所以抓捕方案同樣不行。

最后實在沒辦法,保護區工作人員決定用最簡單的辦法來對付禿鷲,那就是人工驅趕, 每天派部分人在保護區巡邏,一旦看到禿鷲在空中盤旋,工作人員立刻拿出鐵桶、盆、鑼等工具,通過擊打聲驅趕禿鷲。

雖然此方法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幾次過后,禿鷲的數量顯著減少,又過了一段時間,在保護區已然看不到禿鷲的影子了。梅花鹿與禿鷲的案件也算圓滿解決了。

疑案解決,保護區呈現出一片祥和之景

禿鷲不再到訪保護區,保護區內的鹿群又恢復了往日悠閑自在的生活。

梅花鹿主要在晨昏活動,它們生活的區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相應改變。在春天,它們一般棲息于草本植物或者喬木、灌木等植物剛剛萌發的地方。夏天它們則會相應遷徙到有陰涼的林緣地帶。而到了冬天,它們則更喜歡待在有陽光照射的陽坡。保護區內的鹿群在禿鷲走后,又開始了自在悠然的生活了。

更令人高興的是,沒過多長時間, 保護區內成功誕生了兩只麋鹿幼崽,這一消息讓保護區內的所有人都為之欣慰,欣慰于大家的努力沒有白費。

保護區內的鹿群得到極好的保護,那其他的鹿群呢?

雖然在動物園里總能看見梅花鹿,不過那些都是人工養殖出來的,真正的野生梅花鹿其實數量很少。

棲息地被破壞,鹿茸、皮毛、肉和骨頭吸引大量偷獵,再加上成年的梅花鹿一年僅僅會繁殖一次,而每次繁殖基本上只會產出一胎,因此,野生梅花鹿以不可避免的速度成為了瀕危動物。

作為東亞地區特有的鹿科動物,在韓國,梅花鹿已經滅絕,在越南和朝鮮梅花鹿也面臨著可能會滅絕的風險。我們必然不想看到梅花鹿在我國滅絕,所以,設身處地地為梅花鹿著想是我們當前保護工作的重點。

值得慶幸的是,在我國東北遼寧、吉林等地,已經出現了人工養殖的梅花鹿,并且,養殖的數量達數十萬只。 除了人工養殖頗具成色之外,我國在建立自然保護區這一方面也非常出色。

保護區的梅花鹿

比如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管理局就推出了八條政策來保護梅花鹿的生存環境。首先是在限制景區游客訪問量方面,政策明確表示,要嚴格管制游客,嚴禁未經批準的人員進出;其次,在加強巡邏監管方面,政策強調要派專人值守,并且全面介入巡查巡護;再者,要加強宣傳工作,通過利用網絡媒體平台,加之與政府合作,提高人們保護梅花鹿生存環境的意識。

對于保護瀕危動物,各部門必須思想高度緊繃,學習各地先進的思想和方法,個人必須提高自己保護動物的意識,讓保護動物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為保護中國生態環境貢獻力量。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