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傷人數量最多的熊,印度的懶熊絕對榜上有名。這種熊性格兇猛,不止一次在印度犯下吃人案,卻在2021年成為了中國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2022年的6月份,一頭懶熊襲擊了印度的一對夫妻,當警察到來的時候,這頭熊還在悠然的啃食人骨,絲毫沒有野生動物遇上人類時的警惕,反而向人群發出了威脅的低吼。
這種熊的名字聽起來很溫順,體型在熊科動物中不算很大,除了屢屢傷人,還曾經打退過孟加拉虎!難道懶熊真是一種食人成性的恐怖惡熊嗎?為什麼還會成為中國的保護動物呢?
明明性情兇猛,為什麼會叫懶熊?
懶熊最早被人類探險家發現的時候,它們的表現一點兒都不像傳統意義上的熊,竟然像樹懶一樣倒掛在高高的樹枝上!
後來歐洲的動物學家從印度得到了懶熊的皮毛樣本,又經過一些觀測分析,認為懶熊的許多特征都和別的熊不同。
這是懶熊
懶熊缺少兩顆上切齒,鼻子和嘴唇非常突出,轉動起來還很靈活,并且腳部是向內彎曲的,熊掌上還有一層方便撕扯獵物的「釘狀繭」,整體形狀看起來很像樹懶。
受限于過去的科技水平,基于這些很明顯的特征, 當時的科學家就粗略的把它們和樹懶歸為近親,也就有了「懶熊」這個名字,甚至到現在都沒肯定要不要把懶熊列為一個單獨的「懶熊屬」分類。
作為對比,這是黑熊
懶熊不需要冬眠?
懶熊還有一個和很多熊都不同的習性,那就是不需要冬眠。
懶熊主要生活在印度等熱帶地區,它們生活的地帶天氣炎熱,但即使是這樣,懶熊還長這一身厚厚的皮毛,這極大的提高了它的御寒能力,這也就間接證明了它不需要冬眠的特性。
懶熊---森林中的「白蟻殺手」
懶熊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白蟻等昆蟲為食,另外也吃植物的果子、根莖等,并且它們會撿食腐肉等,在人類活動密集的地方居住的懶熊也會以甘蔗和玉米為食。
得益于懶熊鋒利的爪子和它「大力士」的稱號,它能很輕松的將白蟻等食物送入嘴里。通常它們先將石頭搬起來,用爪子輕松的刨開螞蟻洞穴,然后利用長長的嘴巴將白蟻吸食進嘴巴里。它們吸食螞蟻時會將地面的灰塵先吹走,在此過程中發出的轟隆隆的聲音非常大。
不止一次鬧出過吃人事件
在印度,經常會有新聞報道,有懶熊襲擊人類或者懶熊吃人的事件。在2022年的6月份,一只懶熊襲擊印度的一對夫妻, 等人們發現時,已經是四小時之后了,兩個人 無一幸免,警察到來的時候,懶熊正在悠然的啃食人骨。
想要從這樣的吃人熊嘴里奪回兩個人的遺體十分困難,所以當地警察聯合森林部門包括動物專家在給懶熊打完麻藥的兩小時后才拿回兩人的遺體。
新聞報道截圖
實際上懶熊是最具有攻擊性的熊之一,雖然它們在熊科動物里的體型只算中等,但人類在它們的面前一旦被按倒將毫無還手之力, 畢竟雄性的懶熊的體重能達到190多公斤,雌性的體重也能達到將近130公斤。
與人類體型上的懸殊,以及它們兇猛的戰斗力,使得人類對它們這類動物十分恐懼,據相關數據記載, 懶熊是襲擊人類次數最多的物種,僅僅在1989-1994這5年期間,印度就有48人遭懶熊攻擊致死,680余人受傷。
究其原因,其中最大的因素便是懶熊的脾氣,它們的脾氣十分古怪,生氣起來非常暴躁,極易攻擊人類的面部, 幾乎被攻擊的人,臉部都會受到嚴重的損傷,有的是眼睛,有的是嘴巴,更有甚者面目全非。
懶熊竟然能暴打老虎?
在自然界中,懶熊最兇猛的天敵就是老虎。但也有報道指出, 有的老虎非但沒有抓住懶熊,反而被懶熊追的瘋狂逃竄。老虎和懶熊到底誰能在這場追逐中取得勝利呢?
懶熊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直接襲擊老虎,但它們在遭受到老虎的襲擊時,也會用自己的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對著老虎狠狠的一擊。
而老虎,作為一種極具頭腦的貓科動物,它們非常謹慎,它們大多數情況下不會直接上去追殺獵物,而是會在一旁埋伏,等待時機成熟,然后一招制敵。
在印度的自然保護區里就曾經出現過懶熊反擊老虎的事情。 一頭年輕的孟加拉虎招惹到了一頭帶著孩子的母懶熊,老虎不僅沒有成功捕殺懶熊,還被懶熊咬的全身受傷。
當然,我們不能過分高估懶熊,在實際情況下老虎埋伏懶熊并成功捕殺的情況非常多,而懶熊成功嚇退老虎的事件屬于特殊情況。
帶孩子的母獸是最不能招惹的
印度人的「開心果」,一只只會跳舞的懶熊背后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印度,許多懶熊被人類馴服,為人類表演舞蹈等馬戲,逗人們開心,民間更有傳說懶熊與主人會一起玩耍、甚至一起睡覺,與人類相處的十分融洽。
實際上,被馴服的懶熊其實是由獵人偷獵而來,一般情況下,他們只會帶走剛出生的幼熊,而帶走幼熊的前提條件即為殺死熊媽媽。而為了事情不被揭發,偷獵者們還會花大量的金錢作為封口費來賄賂護林員等人,行為十分惡劣。
而被抓來的小熊會被轉手賣掉或者會被嚴厲的訓練。在懶熊優美舞姿的背后是無數次的毒打與挨餓。
只要懶熊不聽話,不按馴養員的指令來,馴養員們就會刺激它們身上最敏感的部位---鼻子, 拿工具擊打僅僅是最普通的懲罰方式,更有甚者拿用火燒紅的鐵針將鼻子穿過,并用粗繩子穿過,通過拉動繩子來讓懶熊感受到痛苦。
印度的「懶熊舞」
許多馬戲團為了抿殺懶熊兇猛的習性,在懶熊小的時候便將它們的犬齒打掉,同樣的,它們鋒利的爪子也不曾幸免,并且也會在小時候進行絕育手術。諸如此類的虐待行為數不勝數,在我們哄堂大笑的背后是它們無聲的憤怒與淚水。
懶熊屢屢傷害人類,中國為什麼將其列為保護動物?
懶熊的棲息地范圍主要在印度等南亞國家的熱帶森林、稀樹草原、灌木叢等地區,印度境內擁有規模最大的懶熊種群。
起初,我國的動物研究專家認為中國沒有懶熊這類動物,但後來專家在喜馬拉雅山脈一帶發現了懶熊的活動軌跡,進一步研究證明,雖然數量很少, 但在中國境內的確有懶熊種群生活,于是從2021年開始,懶熊就成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但是,由于人類的頻繁活動使懶熊的棲息地遭到破壞,越來越多的懶熊無處可去,野生的懶熊數量越來越少。
加之人類的大肆抓捕,既是因為人類抓捕懶熊馴養它們跳舞等技能來逗人類開心,也是因為熊膽的價值非常高,在利益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獵人去捕殺。久而久之,野生懶熊的數量就變得越來越稀少。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也許我們無法做到恢復人類破壞的懶熊的棲息地, 但我們可以杜絕馬戲團等動物表演組織虐待動物的行為,也許我們可以減少去馬戲團的次數,減少別有用心的人對懶熊的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