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住在澳洲,你就不會對窗外的景象感到驚奇。蟒蛇與鳥的大戰,澳大利亞的城郊隨處可見這樣的景象——蟒蛇捕食鳥兒,換個中國說法,龍鳳斗。
海鷗絕對不像兒歌里唱的那樣美好,它們不是善茬,而是兇惡的捕食者。連兔子也在海鷗的食譜上,它一口就能吞下兔子!
扔垃圾的路上看到一只大椰子蟹?敢不敢帶回家蒸了?順便說一句,椰子蟹其實是一種寄居蟹,它們可以以腐食為生,所以有些吃過椰子蟹的人會說,蟹肉里總有一股隱隱約約的臭氣。
面對襲擊,衰老的牛羚放棄了逃跑,轉過身來直接用牛角與雄獅拼個你死我活——這是它生命最后的尊嚴!
一頭犀牛正在進餐,野豬也想來分一杯羹,犀牛暴脾氣立即就上來了,牛角一挑,野豬立刻飛上了天……很有可能,牛角已經刺傷了野豬的內臟,你看,它摔倒在地之后已經一動不動了。
翠綠的蟬從蟬蛻里鉆了出來,全身上下閃著生命的光澤,漂亮!
地犀鳥的喙極其堅硬,可以擊穿烏龜的腹甲!
深深的海底,兩條躄魚一前一后,用自己的腹鰭當腳,從海床上走過,場面有些詭異……
面對領地的入侵者,大嘴鳥毫不嘴軟。
養狗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養鬣狗。看看這個威風凜凜的非洲老鐵。
「壯士斷腕」這個成語的動物版解析——螃蟹一狠心,自己卸下了自己的一個鉗子。
對于釣魚者來說,這可是巨大的收獲——一條碩大無盆的六須鯰魚,傳說這種鯰魚甚至能把兒童一口吞下肚去。
一只食蟲虻趴在蝸牛殼上休息,蝸牛是它的午餐。這個場景實在是很夢幻。
不知道強迫癥患者看了以后會有什麼感想——帝王蟹蛻殼。
「嗯……熟悉的味道!」鱷魚大佬,同類相食的專家。
有人說,他們害怕蟑螂黑不溜秋的外殼……那剛剛孵化出來的蟑螂,全身還是雪白的,你們怕不怕?
我很想知道,這群野豬玩的開火車游戲到底是什麼游戲。
魚鷹從鵜鶘的口中奪食,就不怕鵜鶘連你一起吞了嗎?
藍山羊棲息于群山之上,公羊巨大的羊角是它們最引以為傲的標志。
鵜鶘鰻有著不可思議的大嘴和無與倫比的吞咽能力,能吞下體型遠超過自己的獵物。看看這可怕的嘴灌滿水之后有多大!
枝蝗的樣子,看上去非常呆萌。難怪很多人把它當做寵物來飼養。
在眾多不同尋常的海底生物中,長毛海洋蠕蟲是最怪異的一位,它渾身披著毛,在最底層的海床上蠕動、爬行,它能夠折射光線,像棱鏡一樣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色彩。
這兩只貓一看就是老滑頭了,已經習慣成自然了。唉,不容易啊,都是為了一口吃的。
這是一種毛毛蟲的腦袋,是不是很嚇人?如同戴著一個骷髏面具,它長大了以后可是大名鼎鼎的枯葉蛾!
瘤蛾幼蟲的腦袋上頂著一個大瘤,當它們密集地趴在樹葉上時,你還以為那是一群蝸牛。
這位老妹算是把打火機玩到家了,太溜了!
當我們說到鵝卵石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那是被水沖刷出來的圓乎乎的石頭,在希臘的這一片海灘,鵝卵石終于在形態上接近了它的名字——鵝卵。真的很像鵝蛋,無論是顏色還是形態都很像。
一只跳蛛敏捷地抓到了一只蒼蠅,它張開了有力的嘴,開始咀嚼它的午餐。
戶外活動是好事,但是,我說這位老哥,像你這樣的情況,別一下子挑戰那麼高難度的好嗎?看著都嚇人。
來看看這種神秘的海底生物,它全身透明,似乎是把自己的骨骼露出來了,其實它沒有骨骼,那只是他身體的花紋,它的名字叫做貓熊骷髏海鞘。
捷克斯洛伐克的狼狗是狼和獵犬的混血品種,它們體格強健,性情堅韌,是非常優良的軍犬和警犬品種,當然前提是你得把它們訓練好。
巴甫洛夫雞是漂亮的俄羅斯品種,不過它和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沒有任何關系,它的命名是因為它首次參加觀賞鳥展覽,是在俄羅斯的巴甫洛夫市。
這是從哪里來的神奇動物?這是藍紫式雀,它的羽毛顏色搭配非常的豐富,色彩極為絢麗,令人難忘。
紅背新龜甲蟲生活在美洲大陸,顏色非常艷麗,就像一只被劈開的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