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友在成都崇州的白塔湖水庫垂釣時, 意外釣到了一條不應該在國內出現的神秘小魚,體長約35公分左右,長著鱷魚似的長嘴。
網友將這條長相奇怪的魚帶回家,拍照給好友小駱看, 這一張照片驚得小駱立刻召集人手直奔水庫。
原來,小駱是崇州釣魚協會的工作人員,平時負責管理白塔湖水庫的日常事務。
他一眼就認出這條魚就是危害非常大的鱷雀鱔,立即召集了一些熱愛釣魚的朋友,采用活餌等方式展開了一次緊急調查,以確定水庫里是否還有別的鱷雀鱔, 萬幸沒有發現第二條。
這種長得奇形怪狀的鱷雀鱔,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泉州放生池的巨型鱷雀鱔!
鱷雀鱔的出現,其實并非個別情況。早在去年9月份,福建泉州一座寺廟的放生池里也出現過鱷雀鱔,還引起了一陣不算很小的熱議。
工作人員在例行檢查放生池的時候,意外發現觀賞魚數量銳減,經過進一步調查, 他們震驚地在水底發現了一條鱷雀鱔!
在救援人員的努力下, 最終成功捕獲了這條長達1.2米、重達25公斤的龐然大物。為了避免更多生物受到威脅,他們對這只鱷雀鱔進行了無害化處理。
幸運的是,這一事件引起了迅速的關注,從而避免了鱷雀鱔給生態環境帶來更大的破壞。
和這條大家伙相比,成都水庫里的那條鱷雀鱔還只是個寶寶,卻依然讓相關工作人員緊張不已, 鱷雀鱔到底有什麼可怕的?
那麼鱷雀鱔是怎樣的一種生物呢?
鱷雀鱔是一種原產于北美洲的巨型淡水食肉魚類,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超過1億年的時間。 它得名于其鱷魚般的口部形狀,全身覆蓋著堅硬的鱗片,這些鱗片與人類的牙齒一樣堅硬。
古時候,它們分布在北美洲、歐洲、印度和非洲各地,但現在它們只能在北美洲的東部、中美洲和古巴地區發現, 是一種體型龐大且兇猛的肉食性魚類。
作為食肉動物,鱷雀鱔具有極強的破壞力。當人類惹怒它們或它們感到受到威脅時, 它們也可能攻擊人類。
如果將其引入天然水域,將對當地的水生態系統帶來災難性的破壞, 因為它們幾乎可以捕食水域中的任何生物。此外, 它們的內臟和卵還是有毒的。
鱷雀鱔就像鱷魚一樣無法咀嚼食物,只能通過吞食來獲得能量,令人驚訝的是,它們能夠一口吞下自己體積四分之一大小的食物。
由于鱷雀鱔會吃掉水域中大多數的魚類,導致棲息地中很少有其他魚類能夠生存下來。
恐怖巨魚說放生就放生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生物,還有很多人看它比較稀奇就買回來飼養,但隨著鱷雀鱔的生長速度加快, 許多飼養者發現魚缸無法容納這種生物,圖方便就會將其放生到周邊水域。
從這里就說明公眾對外來入侵物種的認識不足。
許多人并不了解鱷雀鱔屬于外來入侵物種,對其危害性缺乏認識。因此, 在將鱷雀鱔放生時,他們可能并未意識到這一行為對生態環境的潛在影響。
除了鱷雀鱔以外, 小龍蝦、巴西龜等入侵物種也經常被飼主放生。
小龍蝦:食盡天下,放養當謹慎!
小龍蝦作為餐桌上的美食,我們都對它們并不陌生。
它們之所以能夠大規模供應,歸功于其強大的生存能力。 小龍蝦可以在清水和污水中生存,還能忍受零下15攝氏度到40攝氏度的溫度。
雖然缺氧對它們的生存有一定影響, 但它們可以通過上岸或借助漂浮物在水面呼吸,甚至在潮濕的氣候條件下離開水體生存一周,這使得它們能夠進行短距離的遷移。
另外,小龍蝦的食欲可是相當驚人的!不管是植物、藻類還是水生昆蟲,它們統統都是小龍蝦的菜。
而且,你沒聽錯, 小龍蝦之間竟然還存在相互捕食的現象!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在逆境中都能存活, 一旦條件優越,它們更是瘋狂繁殖的速度超乎想象!
但是,放養小龍蝦可不是隨意玩的哦!你一定要知道,這樣做會給我們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首當其沖就是農業方面的困擾,小龍蝦對稻田可是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它們嗜吃水稻的幼苗,而且挖掘巢穴的習性更會導致水肥流失和田埂坍塌。尤其對于南方的梯田來說,問題更加嚴重!
所以,要謹記,享受美味小龍蝦的同時,也要對它們的放養保持警惕。
巴西龜:潛藏的「沙門氏菌傳播者」
下面讓我們再來談談被廣大龜友們喜愛的巴西龜吧!
它們長得憨頭憨腦,不容易生病又不挑食,早就成了一種常見的家養寵物。然而,今天我們要揭示的是巴西龜的可怕一面。
在野外的巴西龜,是一種野外捕食能力強大的動物, 它們憑借著出色的獵食技巧,掠奪其他生物的生存資源,給同類物種造成了毀滅性的沖擊。
調查顯示,幾乎所有有巴西龜出現的地方, 都導致了其他本土龜類的種群數量銳減甚至滅絕。
與本土陸龜相比, 巴西龜在年僅兩歲時就具備了繁殖的能力,而本土陸龜要等到七八歲才開始性成熟。
這使得當本土陸龜最終成熟時,巴西龜已經擴大了自身的種群規模。它們通過搶奪食物資源,讓本土龜無法與其競爭,導致本土龜的數量銳減。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 巴西龜還扮演著沙門氏菌的主要傳播者的角色。
最新研究表明,養殖龜類中高達85%攜帶副傷寒類沙門氏菌,而尤其是幼龜更是沙門氏菌的滋生基地。
這種病菌不僅存在于患病龜的糞便中,還廣泛分布在它們生活的水域和岸邊的土壤中。 這意味著沙門氏菌可以輕易地通過巴西龜傳播給其他動物,甚至還可能傳播給人類。
沙門氏菌感染,一般癥狀有寒戰、高熱,同時伴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 嚴重的話是有可能致死的。
據調查數據顯示, 每年在美國有100萬至300萬人感染沙門氏菌,而其中14%的病例是由龜類傳播引起的!可以說,巴西龜對公共衛生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解決物種入侵問題,行動當下!
截至2020年, 我國已記錄的外來入侵物種超過660種,如巴西龜、福壽螺、非洲大蝸牛、羅非魚、紫莖澤蘭等。
這些物種對我國的本土動植物構成嚴重威脅,影響我國的生態系統,農業、食品安全等各個方面。
物種入侵問題已經迫在眉睫,我們必須行動起來解決這一難題!
就在2020年12月,我國頒布了修訂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新增了一些重要條款, 明確規定了對于非法引進、釋放或丟棄外來入侵物種的懲罰措施。
最新法規中明確規定:
「對于情節嚴重的非法引進、釋放或丟棄外來入侵物種者,將面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以罰金。」
這項法律的出台為遏制不科學的民間放生行為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被放生的巴西龜
只有通過健全法律和加強司法實踐,我們才能夠有效打擊非法引進和放生外來入侵物種的行為,提高違法成本和風險。這將起到警示作用,減少人們不明智的行為,從而有效遏制物種入侵問題的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