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光在安國的地位很尷尬。
他是安國前公主的兒子,本應身份尊貴,可惜他的生父是卑賤的梧國面首,上不了台面。
皇子們全都瞧不上李同光。
出身,永遠是李同光的隱痛。
安國和梧國大戰,李同光生擒了梧國皇帝,立下了赫赫戰功,得到了安帝的提拔。
安帝和李同光,既是君臣,也是舅舅和外甥,兩個人卻各有各的算計。
李同光在安帝面前表演著「忠誠孝順」,轉頭就在營賬里,和初貴妃勾搭在了一起。
初貴妃說,她不想侍奉安帝那個老頭子,只想和李同光廝守。
初貴妃還不知道,李同光對她,沒有愛,只有算計。
《一念關山》看到李同光利用初貴妃的殘酷真相,才懂誰是害死昭節皇后的兇手,任如意復仇之路太艱難。
李同光有多狠?
心情不好的時候,他會泡在冰水里,強迫自己恢復冷靜。
初貴妃撩撥他,他從來沒有真正動過心。
全是利用。
李同光打仗回來,給初貴妃帶了一件禮物,是梧國皇后的鳳釵,李同光對初貴妃說:
「愿以此物,賀娘娘早居鳳座。」
初貴妃說,自己沒有機會當皇后,李同光安慰道:
「太后也是后宮之主,并且權力比皇后更大。」
李同光接近初貴妃的真實目的,就是要踩著初貴妃上位。
李同光狼子野心,謀劃著造反,鏟除安帝,清理皇子,讓初貴妃當上太后,李同光便可以成為首輔。
李同光騙初貴妃說,他的理想是安國不再有戰爭,如果他有了權力,會讓安國變得和平富裕。
初貴妃信以為真。
初貴妃天真地以為,李同光是個有家國情懷的好男人,于是寧可自降身份,也要倒貼李同光。
《一念關山》李同光信誓旦旦地說:
「我并不貪權,惟愿海晏河清。」
初貴妃感動不已,李同光轉身就變了臉。
初貴妃還不知道,李同光想要的,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力。
李同光想要碾壓安帝和皇子們,以報自己被嘲笑羞辱的仇,他就是要用這種方式,提高自己的地位,擺脫自己的出身。
前半生的成長經歷,早就讓李同光的心理扭曲了。
李同光的野心太大,初貴妃也只不過是他的一枚棋子。
李同光立下戰功后,安帝給他封了長慶侯。
李同光卻無意間聽到,安帝和官員的對話,安帝說:
「朕提拔他,只是為了敲打兩個孽子,朕一出征,他倆就不安分了。
長慶侯就是一塊石頭,朕想用他,磨一磨那些不安分的刀。」
安帝輕蔑地表示,把李同光留在京城,也是為了控制李同光。
李同光聽后,惱羞成怒,大發雷霆。
其實,安帝這番話,就是要讓李同光聽到的。
安帝是想看李同光的反應。
如果李同光隱忍克制,安帝更要提防李同光。
李同光推測出了安帝的意圖,于是故意表現得很憤怒,只想讓安帝安心。
安帝疑心很重,兩個皇子能力不足,他想重用李同光,卻又擔心李同光會篡權。
李同光也不是省油的燈,技高一籌,成功反擊了安帝。
安帝不會想到,他對李同光的試探,李同光早有準備。
李同光早晚會給安帝致命一擊。
李同光心機深沉,讓初貴妃感到害怕,初貴妃說,她希望李同光沒那麼理性,尤其是和她私會的時候。
李同光需要初貴妃,卻從不碰她,身體排斥與她的親密接觸,他并非是嫌她臟,而是另有隱情。
初貴妃和李同光的私情被婢女撞見,初貴妃讓李同光殺了這個婢女。
李同光捉住了婢女,關鍵時刻,卻沒有下得去手。
因為這個婢女是琉璃,小時候和李同光有過交情。
那時候李同光跟著師傅任如意學功夫,琉璃也在身邊。
真正讓李同光放過琉璃的,是他對任如意的感情。
任如意教會了李同光如何變得更強大,如何走出屈辱,改變了李同光的命運。
李同光對任如意念念不忘,也因此,他拒絕和初貴妃歡好。
李同光心里有任如意,才會接納不了別的女人,他的身體反應很誠實,他對初貴妃無愛也無欲。
初貴妃得知李同光沒有殺琉璃,醋意大起,她質問李同光為什麼要留下這個隱患,李同光深情地說: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她哭的樣子和你很像,突然有一瞬間,我就下不去手。」
李同光這句話,半真半假。
李同光和琉璃重逢,的確感觸很多,但他思念的人是任如意,而不是初貴妃。
李同光這種謊話信手拈來的本領,哄得初貴妃很開心,但初貴妃不傻,她一聽就知道是假的。
《一念關山》李同光又解釋道:
「我是不敢靠你太近,因為我又自卑,又偏偏做著大夢,想要做首輔,你是沙西部最光彩奪目的明珠,大安宮廷里最高貴的女人,而我,一個面首的兒子。
如果不是因為你實在太孤寂,我有什麼資格站在你身邊?」
李同光說他不碰初貴妃,是因為自卑,覺得自己配不上,一番深情表白,讓初貴妃感動落淚。
初貴妃靠在李同光的肩膀上,沒有看到李同光寒冷的目光。
李同光當然知道初貴妃高貴,是沙西部的公主,又是安國的貴妃,他利用的,也正是初貴妃的地位。
李同光篡位,需要沙西部和初貴妃的支持,初貴妃有能力把他扶上去。
安國復雜的勢力斗爭,沙西部無疑是最強的一股勢力,看清各方對權力的追逐,也就懂了昭節皇后為何成為犧牲品。
安帝生性多疑,初貴妃對李同光說:
「他是不會讓我當皇后的,后宮中都是各大部的貴女,他是為了平衡各部勢力,所以才總說,懷念我的表姐昭節皇后,結發夫妻,故劍情深。
初貴妃這句話,信息量很大。
安帝假裝懷念已故的昭節皇后,不是真的和昭節皇后夫妻感情深厚,而是以此為借口,不立新的皇后,以防新的勢力壯大。
安帝的后宮是各大部的貴女,讓她們平起平坐,才能更好地平衡各方的勢力。
初貴妃升為貴妃,受安帝寵愛,也只不過是因為她身后有沙西部。
初貴妃提起,她原本以為安帝是愛她的,婚后也曾對安帝付出真心,被安帝騙了三年,後來才醒悟了。
初貴妃冒著危險也要招惹李同光,是對安帝的報復。
安帝對初貴妃的利用和算計,揭開了一個殘酷的真相,帝王之家很難有純凈無瑕的愛情,一旦夾雜了利益,感情也就變質了。
昭節皇后死后,還要被安帝利用,供安帝表演,令人心寒。
任如意一直在追查昭節皇后的死因,想查清害死昭節皇后的真兇,為昭節皇后報仇。
任如意的復仇之路,注定很艱難。
因為害死昭節皇后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安國尊貴無比的皇帝。
任如意說,她在朱衣衛的時候,別人都輕視她,唯有昭節皇后宅心仁厚,很照顧她,給了她親人般的關懷。
對于任如意來說,昭節皇后是恩人,是母親和姐姐一樣的家人,昭節皇后之死,是她永遠過不去的心結。
宮中大火,任如意趕去救昭節皇后,昭節皇后把任如意推開,她自己卻葬身于火海,昭節皇后最后提醒任如意:
「這一生千萬別輕易愛上男人,但是,一定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孩子。」
以任如意的身手,其實是有很大的幾率能救出昭節皇后的,昭節皇后沒能逃出來,是因為她自己喪失了求生的意識。
昭節皇后臨終前的反應,說明她早就絕望了。
她知道就算自己逃出火場,也難逃一死,因為想要她死的人,是安帝,也是她深愛的男人。
昭節皇后愛過安帝,把安帝當成自己的夫君,盡心侍奉,換來的卻是安帝的清除。
昭節皇后看清了安帝的真面目,最后心灰意冷,決絕赴死,所以她才會警告任如意,不要輕易愛上男人。
安帝的薄情,徹底摧毀了昭節皇后。
《一念關山》安帝為什麼要如此對待昭節皇后?
昭節皇后端莊善良,在部族里有很高的威望。
昭節皇后娘家沙西部又勢力很大,安帝擔心沙西部造反,為了打壓沙西部,安帝選擇了對昭節皇后痛下黑手。
看清安帝的帝王權衡之術,也就知道了昭節皇后一直沒有生育的原因。
安帝忌憚沙西部,所以不會讓昭節皇后懷上身孕,昭節皇后萬一生下兒子,安帝的地位也就不保了。
任如意被誣陷為刺殺昭節皇后的兇手,為此在外流亡五年,她立志要為昭節皇后報仇,可她不會想到,安帝會是兇手。
任如意效忠的安國,其實早已腐朽不堪,真相一定會給任如意很大的沖擊。
這也是為什麼,任如意的復仇之路,會很難走的原因。
或許,李同光的篡位奪權計劃,會陰差陽錯,助任如意一臂之力。
而安國最終要犧牲的女人,不止一個昭節皇后,還有初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