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熱的《一念關山》更新過半,雖說評論褒貶不一,但是劇迷的熱情更是不減反增。
尤其是嗑李同光和如意的,更是把氣氛發揮到了極致。
而楊盈也經歷了重重阻礙來到了安都,不料卻被安帝怠慢。
好在安帝讓楊盈見到了楊行遠,但當楊盈讓楊行遠寫下雪冤詔的時候,為了逼迫寧遠舟救他,他卻不愿意寫。
他告訴楊盈,必須等寧遠舟救下他之后再寫,而且他們如果不救他的話,他就告訴安帝,楊盈是公主。
楊盈和寧遠舟也是對他失望至極,他一點也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但寧遠舟他們還是不得不安排救他,也正是因為救他,也決定了幾位男主和女主的結局。
把他從安國救出來之后,于十三一行人帶他回梧國,而寧遠舟則留在安都救楊盈和如意。
在回梧都的路上,一直忠心耿耿的錢昭逼迫楊行遠認錯,讓他給死去的天道兄弟和將士們磕頭認錯。
原來柴明是她的親弟弟,他們的父母因為任務犧牲了,是錢昭一手把柴明撫養大的,而柴明是隨了母親的姓氏。
天門關戰役,他每天給錢昭寫信,告訴他戰場的情況,想著立功之后可以告訴大家自己是錢昭的弟弟。
可是後來他發現楊行遠一意孤行導致很多將士的犧牲,他一再勸阻楊行遠,可是他不聽,這才導致柴明他們的犧牲。
錢昭之所以一定要來安國救楊行遠,就是為了給柴明復仇。
他要殺楊行遠,被于十三他們阻止,他想和楊行遠同歸于盡跳崖的時候,不小心墜崖死了。
而孫朗,是因為北磐人進攻天門關,他們在合縣對抗北磐人的時候,被箭射中死了。
他們發現自己手里的箭沒有了,于十三想先射殺北磐人的右賢王,因為右賢王死了,他們要舉行葬禮七天,就不會再攻打合縣。
這樣能給合縣喘息,也能有搬救兵的機會。
他是為了給兄弟們索箭,站在城樓上挑釁北磐人,被北磐人射了幾箭死了。
而元祿是因為要給安國送信,合縣的將士去給隔壁縣送信,說有北磐人來了,他們不信,因為二皇子臨走之前說天門關完好。
他們不相信合縣的將士只相信二皇子,這導致其他縣不但不派兵增援,還鎖上城門。
元祿不得不利用這七天的時間從合縣跑到安都,一個驛站換一匹馬,他的身體本就不好,因為連續幾天在馬上狂奔。
好不容易到了安都,他的糖丸也沒有了,把信給楊盈后他也死了。
而于十三,因為在合縣一直跟北磐人作戰,他的雙眼被刺傷,什麼也看不到了。
他一直很寶貝自己的,每次作戰后都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完好無損,可這次他看不到了。
而楊盈,則為了給兩國做聯絡史,不得不留在安國,她的身份雖然暴露了,但是也讓她明白。
自己也可以做一個不拘于后院的實權公主。
這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結果。
而寧遠舟和如意,本來他們救了梧帝和楊盈都要隱居了,可是在金沙樓聽說了合縣的事。
他們回安都殺了引來北磐人的二皇子,又趕往了合縣去幫于十三他們。
對于他們來說,六道堂的兄弟和天門關的百姓是無辜的,他們不能袖手旁觀,也不能只顧自己。
寧遠舟一直期望完成救回梧帝的任務就能歸隱山林,就不再為皇室效力,因為他厭倦了官場的爭斗。
他厭倦了爾虞我詐的生活,對于他來說,重要的是這幫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還有如意和楊盈。
要不是因為楊行遠的一意孤行,也不會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而因為錢昭的逼迫,讓他不得不明白自己犯了多大的錯。
否則六道堂不會死那麼多兄弟,楊盈也不會流落他國。
至于他們兩個在合縣會經歷什麼,只能在劇中看到了,希望他們有好的結局,畢竟已經有那麼多的不幸發生了。
而李同光終于坐上了他想要的首輔位置,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
以上就是《一念關山》大結局,有遺憾,有無奈,有痛惜,這才是人生吧。
END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