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心平
《甄嬛傳》中,果郡王對甄嬛一往情深,為了她寧愿終身不娶。在小像事件敗露之后,無奈之下娶了浣碧和孟靜嫻做側福晉,但嫡妻之位還是留給了甄嬛。
後來更是因為以為皇上要把甄嬛送給摩格,不顧被皇上猜忌私自帶府兵追了出去。
正是他對甄嬛愛之深,才讓他不顧自身安危,不顧皇上的猜忌而做此事。
最終他為了彌補自己沖動的過失,而提出駐守邊關。
然而,果郡王真的是因為甄嬛而提出駐守邊關的嗎?
不,他決定冒著讓皇上對他猜忌和忌憚,去駐守邊關,是為了一個男人,一個被他不斷進讒言而被皇上殺掉的男人。
果郡王是個聰明人,很少妄議朝政。
他是被先帝議儲的皇子,如果對朝政太上心,自然會讓皇上警覺,從而對他不利。
但是,他因為一個人,三番五次在皇上面前議論朝政,還都入了皇上的心。ADVERTISEMENT
這個人就是軍功赫赫,又囂張跋扈的年羹堯。
他第一次彈劾年羹堯,是他去了一次川蜀回來,他與皇上對弈時,皇上問他一路可好。
他是怎麼回答的呢?
他說:「風光雖好,人情卻冷。臣弟一路向西,尤其到了陜甘一帶,都以年大將軍為尊,無有違逆,偶有一二不服之人,也很快被壓了下來,并沒有什麼異議。」
這個話說得很嚴重,就是直白地向皇上進言:「年大將軍是土皇帝,你這個真皇帝,天高路遠,民眾不服啊!」
但是,皇上因為要用年羹堯,回得也很有技巧:「治棋局如治朝政,講究制衡之術。」
然后果郡王就趕快縮了回去說:「臣弟只知道進退,不懂得制衡,難怪每次總輸給皇兄。」
他這麼說,無非是剛剛議論完朝政,然后又說自己不懂朝政,省的讓皇上覺得他一個皇子妄議朝政,對他心存忌憚。ADVERTISEMENT
但他彈劾年羹堯也是實打實的事兒。
他剛從皇上處出來,就遇到坐在殿前等皇上召見的年羹堯。
年羹堯對他這個只會風花雪月的王爺也沒客氣,坐著向他行禮,并說自己在西北多年,天冷之時足疾便會發作,不便起身給王爺請安。ADVERTISEMENT
果郡王也笑笑說不妨事,只要不在御前失儀即可。
離開時阿晉很是為他感到委屈,但他卻說年羹堯此次進京,文武百官都要跪著迎接,威勢顯赫,可見一斑。還說他與隆科多是皇上的左膀右臂,自己不過是先帝的遺子之一,算不得什麼。
他這麼說的時候,語氣雖然故作輕松,但多少有些落寞,他堂堂一個皇子,會比一個粗野武夫差?
自然不是,畢竟自己是閑散王爺,對方是軍功赫赫的大將軍。
對方有功,而自己只求無過。
他第二次彈劾年羹堯,是在甄嬛第一次小產之后。
他因不合規矩,私闖翊坤宮救出甄嬛,而向皇上請罪。
他說他不得已才私闖后宮,驚擾了嬪妃,只是不忍心皇上失去菀嬪的孩子。
皇上也沒有因此而怪他,還說他盡了人事,但天命難違,他們都無能為力。
之后皇上讓他看了年羹堯的請安折子。ADVERTISEMENT
他說年大將軍不僅關心國事,更關心皇兄的家事啊。
皇上卻說,他若是朕的親戚,懂得分寸,關心朕的家事也無可厚非,他若是臣子,那指手畫腳就是藐視君上。
這里皇上說的很巧妙,用兩個「若」來定位年羹堯的身份。
我們也知道年羹堯與皇上既是臣子,又是親戚,如何斷定他們的關系,便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然后果郡王就給他們的關系定下了調子:「皇兄與年大將軍,自然是先論君臣,再論姻親。」
皇上也說,可惜年羹堯他不懂,年妃犯錯,年羹堯封封奏折都問及年妃安好。
果郡王說:「若是在皇兄面前不懂,便是失禮于君,無禮于君上,若是在天下人面前不懂,便是失禮于天下人,罔顧皇兄對他的恩寵。」
聽了他的話,原本埋頭看奏折的皇上突然坐直身子看向他說:「你很少論及朝政。」
果郡王趕快低垂眼簾說:「臣弟是皇兄的親弟弟,只是在談論家事。」
這個就屬于雙標啊,年羹堯心疼妹妹怎麼算是國事、不算家事?他彈劾了別人,被皇上問一句,就說自己說的時家事,趕快摘干凈自己。ADVERTISEMENT
不過,皇上并沒有過多的追究,但他對年羹堯的論調,還是入了皇上的心。
太后也對年羹堯有過評判,她說:「年羹堯有才,也還算是忠心,這樣的功臣只要他不驕橫起來,皇上是該好好用著。」
年羹堯有才?
應該不是文采,而是武力值比較高,用得好了,可保一方疆土幾十年無恙,算是大清之福、百姓之福。
年羹堯如此驕縱的性子,應該是皇上這些年慣出來的。
就如同皇上放縱華妃一樣,把他寵得不知天高地厚,沒了規矩。
其實,年羹堯會不會反。ADVERTISEMENT
筆者也覺得,年羹堯應該沒有謀反的心思,只是和年世蘭一樣,總覺得自己對皇上忠心耿耿,比那些妖艷賤人對皇上更上心,所以自己自然要比他們更尊貴些罷了。
只是,他們兄妹倆都不懂人性、不懂揣摩皇上的心思罷了。
更何況,謀反一般都是「密謀」,哪個謀反成功的人,是這麼明晃晃地跳著腳說「我功勞大,要和你對著干?」
所以說年羹堯就是一個淺薄武夫,有了功就請賞,不懂揣摩人心的粗野漢子罷了,好好安撫,還是能為朝廷所用的。
但是,他們沒有耐心教化年羹堯,就一個個地為他的行為,替他定了罪,殺了他。
然而殺了年羹堯容易,但是「千軍易得,良將難求」。
準噶爾部摩格可汗上位后,野心勃勃,率四十萬鐵騎直逼雁門關,而皇上派去的兩大將軍都不耐苦熱,難以迎戰,且眼下已無良將可調遣,情況十分緊急。ADVERTISEMENT
正如摩格當初所說:「你們大清從前好歹有個年羹堯,連一個可用的將才都沒有。」
當時的果郡王只顧著與甄嬛在凌云峰卿卿我我,并沒有把這句話放在心上。
如今,摩格敢向皇上要城池、要白銀、要他最心愛的熹貴妃,自然是有勢力、有把握的。
難道不是欺負大清沒有能夠征戰的將軍嗎?如果年羹堯不那麼早枉死,摩格斷然不會如此囂張。
果郡王作為皇子,受天下百姓供養,因為他的彈劾,讓年羹堯早早身死,他自然要擔起年羹堯曾經的擔子,守邊疆、保國家、護百姓,做一員駐邊大將。
所以說,果郡王駐守邊關三年,并不是因為甄嬛的原因,而是因為年羹堯死了,他要替他守好邊關。你看懂了嗎?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