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樂陽長公主沈芷衣的七位伴讀中,薛姝是皇親國戚,地位最尊貴。
她是定國公府的嫡女,父親是當朝皇帝舅父,姑母是當朝太后,長公主是她的表妹。
她自己也是才貌雙全、端莊溫柔,琴棋書畫皆屬上乘。在所有伴讀中,她的功課也是被謝少師欽點的上等。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讓京中貴女們仰慕的名門淑女,最終卻落得個家人厭棄、朋友唾罵、被賜毒酒的結局。
這是為什麼呢?
嫉妒生惡意
薛姝自小與長公主一起長大,長公主與她的關系最要好,可這種要好卻被姜雪寧給打破了。
在清遠伯府的賞菊會上,長公主與姜雪寧初次見面。姜雪寧注意到長公主很在意眼尾的疤痕,就在她的疤痕上畫了美麗的落櫻妝。
姜雪寧說:「有些傷痕,若殿下在人前過于在意,則人人皆知,這是殿下的柔軟處,皆可手執刀槍以傷殿下;可若殿下示之人前,不在乎,或裝作不在乎,人則不知殿下之所短,莫能傷之。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一番話化解了長公主一直以來的心結,長公主因此對姜雪寧頗有好感,后面想盡辦法讓姜雪寧的名字出現在入宮伴讀的名單上。
在入宮伴讀的日子里,長公主對姜雪寧也是極盡偏愛,處處維護。倆人經過相處,成了閨蜜。
薛姝也因此嫉妒上姜雪寧,甚至做出玉如意案來陷害她,以至于和公主之間越走越遠。
嫉妒是一把刀,最后不是插在別人身上,就是插在自己心里。
心胸狹隘格局小
薛姝自小便被薛家按王妃標準培養。
皇帝身體不好,薛太后一直有意讓自己的另一個兒子臨孜王繼承皇位,而她中意的王妃人選便是自己的親侄女薛姝。
可是臨孜王卻愛上了姜家的大小姐,姜雪寧的姐姐姜雪蕙,非她不娶。
薛姝為了心心念念的王妃之位,不惜造謠姜雪寧參與通州之變,并在獄中約會情郎,以求敗壞姜家名聲,讓姜雪蕙知難而退放棄選妃。
卻不知道另一邊的太后,本就看不上姜雪蕙的家世,已經有了安排,依然想保薛姝做王妃,姜雪蕙最多給個側妃。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正是薛姝的心胸狹隘,容不下姜雪惠,自作主張,到頭來卻是壞了薛氏一族多年籌謀王妃的大計。
心胸狹隘之人,處處斤斤計較,必然處處失人,處處敗事,即使僥幸贏得了眼前,卻也失去了更寬的天地。ADVERTISEMENT
為達目的毫無底線
薛姝造謠姜雪寧的事被張遮查出,姜雪寧成為了圣上褒獎的忠義巾幗,而薛姝卻成為了污人清白的下作之人。
定國公大怒,責罵薛姝壞了他的大計,而太后也不再為薛姝說話。
此時,大月來犯,要求和親。
姜雪寧為了改變上一世長公主和親的悲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利用假世子薛定非對外宣揚,和親是定國公多年以來貪財攬權、迫害燕家造成的結果,通過民眾輿論,朝野上下都推罪魁禍首薛家的女兒去和親,定國公和太后也有意把薛姝作為棄子。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薛姝絕望之下,為了自保,自薦枕席,爬上了皇帝表兄的床,用背叛薛家換來了賢妃的地位。
薛姝的這種做法,長公主罵她「下賤」是一點都不為過。
可是她卻不知道,她的投誠只是謝危和皇帝用來扳倒薛家的一個圈套。
後來,謝危帶著姜雪寧去救和親的長公主。薛家趁著朝堂沒有了對手,伺機對皇帝下手,發動宮變。
卻不想這是皇帝和謝危提前布好的局。最終薛姝因為弒君被賜毒酒,而定國公死在宮變中,薛太后被罰守太陵,薛氏一族流放璜州。
為達目的毫無底線之人,其自身都是本事不大野心大的人。
這種人因為自身能力不足,只能借助對他有利的人來幫助自己達到目的;一旦目標達成,就會飛揚跋扈、目中無人,早晚會落得個德不配位必遭殃的下場。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強大、提升自己,遠離像薛姝這樣的小人。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